

ABOUT US
關于我們
山西老磨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嵐縣梁家莊鄉車道坡村, 2014年由退伍軍人薛貴生創建。公司占地面積75畝,注冊資金一億元。2020年投入2300余萬元,完成二期建設,產能提升了60%,年產達5000噸。公司生產以“薛家梁”粗糧八寶粉為龍頭產品的系列粗糧功能食品,獲得第五屆世 界健康大會功能食品金獎、山西省“五小六化”競賽成果一等獎、山西省“星火項目”退伍軍人二等獎等20多項榮譽,并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。通過“互聯網+合作社+貧困戶”模式, 把“粗糧八寶粉”等農副產品通過京東、淘寶等大型線上銷售平臺銷往全國各地,年銷售額達到2000萬元,帶動全鄉554戶932人穩定脫貧。
公司通過實行“訂單農業”方式,優先與貧困戶簽訂種植合同,以高于市場價每斤0.2-0.34元的價格進行收購,極大緩解了我縣本地農戶賣糧難問題。“十四五”期間公司將流轉移民搬遷村閑置土地2000畝,規模化種植黑豆、黃豆、谷子等小雜糧,建成“老磨坊”小雜糧種植基地,可帶動400多名移民戶和周邊村1000余名村民穩定增加收入。目前,公司正積極籌建三期一段工程,總投資約9800萬元,建設一個規模為10萬噸的儲備庫(備戰,備災,備用)打造民俗文旅一條街,建設一個老兵醫養基地,預計2025年10月底建成。


沒有大山般的巍峨,沒有湖水般的輕柔,但可以有石磨般的堅毅與沉穩。堅持做一件事不容易,堅持做好一件事更不容易。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,人們對于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,而良心的手藝人卻越來越少。在呂梁山嵐縣,有這樣一位人,堅持用石磨加工他的八寶粉,琢如磨的磨礪,鎖住了糧食內在的滋味,天然的還原了受惠于天地陽光而成的糧食的營養價值,這個人就是山西老磨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薛貴生。
薛貴生,1964年生,山西省嵐縣梁家莊鄉車道坡村人, 1982年參軍入伍,在忻州武警部隊服役,1986年,從部隊復員回鄉。現為山西老磨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。連續兩年被評為呂梁“優 秀退役軍人”。2019年,獲得山西省“五一勞動獎章”,被市委、市政府表彰為“呂梁市模范退役軍人”,2019年當選為嵐縣人大代表,2022年當選為呂梁市人大代表。
扎根鄉村釋初心
——訪山西老磨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薛貴生
薛貴生,男,出生于 1964年,山西省呂梁市嵐縣梁家莊鄉車道坡人。1982年于忻州武警部隊參軍服役,1986年從部隊復員返鄉。在改善村莊貧窮面貌的道路上,他開過小賣鋪、開過磚廠、辦過學校、搞過運輸,后來由于自身身體狀況,開始轉戰食療領域,研讀醫術,以身試藥,創辦山西老磨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,該公司主營綠色農業健康產品,以有機雜糧為原料,沿傳統工藝研磨,創營養“八寶粉”,為千萬糖尿病患者送來福利。
“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,是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”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鄉村振興戰略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做好‘三農’工作的總抓手”。踐行新發展理念,農業更加綠色******是時代的要求,更是農民的要求。制定實施農業“調轉節”政策,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,讓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,讓農民的腰包更殷實、農民的生活更多彩、農民的保障更充分。讓美麗鄉村有“顏值”也有內涵。
薛貴生——作為鄉村振興的踐行者,他當之無愧。他的“振興”始于?80年代,在改善村貌、帶領致富的路上一往無前。魄力如他,在大家都不敢搬下山的時候,做起了“******個喂河神爺爺的人”;革新如他,在村民墨守成規之時,一次次以己之力驗證著“新商機”;大愛如他,在產品問世之后,堅持低價銷售反哺社會。
“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,是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”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鄉村振興戰略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做好‘三農’工作的總抓手”。踐行新發展理念,農業更加綠色******是時代的要求,更是農民的要求。制定實施農業“調轉節”政策,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,讓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,讓農民的腰包更殷實、農民的生活更多彩、農民的保障更充分。讓美麗鄉村有“顏值”也有內涵。
薛貴生——作為鄉村振興的踐行者,他當之無愧。他的“振興”始于?80年代,在改善村貌、帶領致富的路上一往無前。魄力如他,在大家都不敢搬下山的時候,做起了“******個喂河神爺爺的人”;革新如他,在村民墨守成規之時,一次次以己之力驗證著“新商機”;大愛如他,在產品問世之后,堅持低價銷售反哺社會。
攜軍人本色返鄉創業
1989年,因家境貧寒,初中畢業后的薛貴生便無緣高考,毅然參軍。對于那個時候的他而言,能吃口飽飯已實屬不易,其他的更是不敢奢望。長兄為父,他發誓一定要走出去,有所成就,幫父母照顧弟弟妹妹,也幫村莊改變落后面貌。踏上征途的那一刻,他只有一個念頭,這輩子都不要再回這個地方,坐車沒車,走路沒路,滿目瘡痍。懷揣著這一夢想,他從呂梁地區走到忻州地區,成為忻州武警六中隊的一名戰士。
薛貴生被表彰為***美退役軍人

一日入伍,終身為兵。四年的軍旅生涯不僅磨練了薛貴生堅毅的品格和不服輸的精神,更難能可貴的是,改變了他***初的想法,為他之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夯實的基礎。部隊教育讓他頓悟,部隊的規則是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,那要改善家鄉的面貌不也需要自己回去努力嗎?薛貴生想,******之大,商機之多。倘若在自己家鄉都一無所獲,一事無成。那么說闖出去出人頭地豈不也是大白話?商機無處不在,他堅信,做好自己的事情,就會獲得財富。
呂梁市優 秀退伍軍人薛貴生

夢想成真的助力叫實踐。薛貴生說到做到,退伍之后,他丟掉了去實現更多可能性的機會放棄了外界更為優越的生活條件,做起了那個年代的******個“逆行者”。四年的時光,讓他改變良多,但村子卻還是依舊如故,依舊破敗,依舊貧窮。他也曾懷疑,外面的******廣闊而美好,自己選擇回到山溝溝是正確的嗎?但這種質疑如過往煙云,馬上就被他打消了。他開始跌跌撞撞地摸索,為改變這個貧窮的小山村而努力。
但困難馬上接踵而至了,哪怕是一袋食鹽,都需要到十幾里之外的鄉鎮去購買,步行來回,到農忙的時候,費時又費力。為了解決這種不便,薛貴生張羅開起了小賣鋪,對于村民來說,是便捷了生活,但對于他自己來說,可是所獲無幾,在那個時期,薛貴生需要趕著毛驢去縣城拉貨,然后再馱著滿當當的貨物趕十幾公里的路回村,政府物價控制嚴格,一分就是一分,貴一分村民也不買賬,高價的成本和低廉的收入形成鮮明對比,薛貴生的******份創業就這樣做起了“公益”,在頑強堅持四年之后落下了帷幕。
這不是停止,而是新的開始。薛貴生看到老百姓終日圍著磨坊轉,幾天才能磨一點面。心疼之余他開始思考,是不是可以讓百姓的生產更加現代化、機械化。心動不如行動,他風風火火創辦了米面加工廠,將老百姓從石磨上解放出來。石磨效益可觀,村民們也開始眼紅,四五年后,米面加工廠如雨后春筍般冒出。但薛貴生并沒有失落,反而他為自己幫村民尋求到一條可以致富的路子而欣喜不已。
著懿言嘉行辦學育人
人無我有,人有我變。實踐證明,薛貴生的確發現了新的商機,隨著米面廠的普及,村民的生活也在變好,家家戶戶都要修房子,順應這一契機,他開起了磚廠,引領村民新的致富路。有了小積蓄之后,孩子們也六、七歲了。直面的就是教育問題,但是***近幾年村貌雖然改善了,村民也富裕了起來,但是教育始終不被重視,公辦教師遲到早退,為了讓孩子們有高質量的學上,薛貴生初出茅廬,辦起了學校。
辦學伊始,三十三個孩子和一個老師,就構成了一所學校。沒有錢,薛貴生就把每個學生僅收的?5塊學費抵了老師的工資。盡管如此,學校的發展還是舉步維艱。90年代的時候雖然沿海地區也開始試行私立學校,《人民日報》登刊并且鼓勵此種辦學。但在小地方,私立學校的認可度還是較低,較大的阻礙便是書本的匱乏,教育局不批準,領不到課本,薛貴生就去和縣長談,他心中只充斥著一個聲音,“不答應,孩子們就沒有書,學校就得倒閉,孩子們又沒學上”,在他的軟磨硬泡下,他為孩子們爭取到了******批課本,學校也艱辛地創辦起來了。
得道者多助。后來一次機緣巧合下,薛貴生去新華書店領書,驚喜發現也售賣小學課本,書店老板問他需要多少套,得到只需要?33套的答復后,承諾他以后可以在這領書,學校發展的核心問題解決了。可能是因為創辦的不易,薛貴生格外珍惜,對學生高標準、嚴要求,孩子們的小升初考試極為理想,他回憶道,33個孩子,其中?32個都走出去了,在祖國的大江南北、為建設更美的中國奮斗著。這是他至今回憶起來也***為欣慰的一件事。學校第二批招生迎來?35個稚嫩天真的面孔,上完一年級以后,國家出臺政策,規定民辦的代理教師教得好可以優先轉公辦,學校的老師變成了公辦教師,學校也相應轉成了公立學校。“這本是件好事,轉成公立學校之后,國家支持力度大了,漂亮的樓房,一個年級一個教室,條件多好呀,但是教學質量在慢慢退化,現在孩子們都去縣城讀書了”,薛貴生不無遺憾地說道。
辦學伊始,三十三個孩子和一個老師,就構成了一所學校。沒有錢,薛貴生就把每個學生僅收的?5塊學費抵了老師的工資。盡管如此,學校的發展還是舉步維艱。90年代的時候雖然沿海地區也開始試行私立學校,《人民日報》登刊并且鼓勵此種辦學。但在小地方,私立學校的認可度還是較低,較大的阻礙便是書本的匱乏,教育局不批準,領不到課本,薛貴生就去和縣長談,他心中只充斥著一個聲音,“不答應,孩子們就沒有書,學校就得倒閉,孩子們又沒學上”,在他的軟磨硬泡下,他為孩子們爭取到了******批課本,學校也艱辛地創辦起來了。
得道者多助。后來一次機緣巧合下,薛貴生去新華書店領書,驚喜發現也售賣小學課本,書店老板問他需要多少套,得到只需要?33套的答復后,承諾他以后可以在這領書,學校發展的核心問題解決了。可能是因為創辦的不易,薛貴生格外珍惜,對學生高標準、嚴要求,孩子們的小升初考試極為理想,他回憶道,33個孩子,其中?32個都走出去了,在祖國的大江南北、為建設更美的中國奮斗著。這是他至今回憶起來也***為欣慰的一件事。學校第二批招生迎來?35個稚嫩天真的面孔,上完一年級以后,國家出臺政策,規定民辦的代理教師教得好可以優先轉公辦,學校的老師變成了公辦教師,學校也相應轉成了公立學校。“這本是件好事,轉成公立學校之后,國家支持力度大了,漂亮的樓房,一個年級一個教室,條件多好呀,但是教學質量在慢慢退化,現在孩子們都去縣城讀書了”,薛貴生不無遺憾地說道。
薛貴生調配薛家梁場景

幸運就是機會恰巧撞上了你的努力。辭別教育行業之后,薛貴生又轉到創業的老本行。他抓住鐵礦這一契機,計劃搞鐵礦石的運輸。前期耗資巨大,沒有錢,他就去借,高利貸貸了九千元,用五千元買了一輛舊車,幸運的是,一個月就賺了大幾千,后來買了解放車。村里人看到,也紛紛效仿,小車變大車,***繁華的時候,村里?500?多戶有二、三百輛大車,甚是壯觀。
2013年國家大政策整合,鐵礦關閉,礦廠變成了山西太鋼,村里也再次沒落了下來。在村子也折騰了半輩子,薛貴生就想出去走走。外面的生活忙碌而枯燥,他深感節奏太快讓自己感受不到生活的意義。出去三、四年后的他又回到了這個他為之奮斗了半輩子的小村子。
2013年國家大政策整合,鐵礦關閉,礦廠變成了山西太鋼,村里也再次沒落了下來。在村子也折騰了半輩子,薛貴生就想出去走走。外面的生活忙碌而枯燥,他深感節奏太快讓自己感受不到生活的意義。出去三、四年后的他又回到了這個他為之奮斗了半輩子的小村子。
創營養“八寶”義利兼顧
1998年,薛貴生被確診為?2型糖尿病,體重一下降了?10多公斤。“窮的時候連肉都吃不上,生活好了反而吃出富貴病了,”他自嘲道。2000年,一個偶然的機會,他遇到一位糖尿病專家,說這種病吃藥并非長久之計,山西是生產雜糧的地方,莜麥蕎麥、黑豆黃豆這些對緩解糖尿病大有裨益。他開始轉戰食療領域,一頭扎進醫書中,學中醫,試草藥。根據中醫的四大原理,中醫五行配五色、五臟再配五谷。但糧食也是相生相克,并非越多營養越高。***艱難的時候,他調配失誤打著吊瓶,邊打吊瓶邊調配新的雜糧。但他沒有放棄,經過十幾年不懈的鉆研和堅持,他向世人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。
以前追求農業高產,現在更強調安全綠色。薛貴生認為“糧食的功能性時代已然來臨”。糧食不再作為一種傳統食物而存在,它也可以作為一種藥而被廣為熟知。他所采用的原料,全部一站式采購,綠色有機無污染。呂梁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,成為雜糧盛產地。薛貴生向農民承諾,“以高于市場收購價采購”,但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生產,用有機肥代替專用肥、堅決不打農藥,目前已實現與三千多戶農民的合作。他的夢想,就是“把農民的土豆豆賣成金豆豆”。
以前追求農業高產,現在更強調安全綠色。薛貴生認為“糧食的功能性時代已然來臨”。糧食不再作為一種傳統食物而存在,它也可以作為一種藥而被廣為熟知。他所采用的原料,全部一站式采購,綠色有機無污染。呂梁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,成為雜糧盛產地。薛貴生向農民承諾,“以高于市場收購價采購”,但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生產,用有機肥代替專用肥、堅決不打農藥,目前已實現與三千多戶農民的合作。他的夢想,就是“把農民的土豆豆賣成金豆豆”。
薛貴生親自體驗包裝八寶粉

如何將各種雜糧聚合起來,發揮其較大的營養價值呢?薛貴生想到了“石磨”,通過原始的“磨”,一來可以保留糧食的原色原味,二來可以讓各種雜糧有效融合,發揮“***?大公約數”。磨坊是孩提時代的記憶,幾代人延續下來,薛貴生希圖歸元還真,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忘根,謹記傳承。更彰顯著傳統的醫學文化。
從?2013年開始籌備,到2015年正式掛牌,薛家梁老磨坊承載著薛貴生的夢想起航了。隨著老齡化步伐的加快,過去的老磨坊工藝,不失為一種健康的烹調手段。品牌命名為“薛家梁”,寓意“薛家在呂梁”,一來是由于自己姓薛,二來呂梁是薛姓的聚居地,也體現了對生他養他以及培育優質雜糧的家鄉的感恩之情。薛家梁老磨坊主打“八寶粉”,先炒再磨,精細化生產,通過國家食品質檢化驗,專家評審認可,配方工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為國內首創,***近又榮獲山西省星火項目退役軍二等獎。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早晚一杯“八寶粉”,免去藥物對身體機能的損壞,血糖不升高。產品問世之后,好多人看到商機,企圖購買此專利。但被薛貴生拒絕了。于他而言,糧食只是代餐,十幾二十幾塊錢就足夠了,這背后的意義,是要回饋社會,讓像他一樣的糖尿病患者們減少用藥,以科學的方法降低血糖。他堅持控制市場,拒絕高價銷售。
順應“互聯網+”,銷售渠道多元化。薛家梁老磨坊?60%為電商,30多家網店承接。銷售渠道基本走微商,與國家扶貧網、國家老干部退休中心達成合作。薛貴生坦言,之前是以線下店為主,但是上貨之后,賺了錢不好要,店里效益不好就跑了。還是“互聯網+”這一模式***讓人放心。
從?2013年開始籌備,到2015年正式掛牌,薛家梁老磨坊承載著薛貴生的夢想起航了。隨著老齡化步伐的加快,過去的老磨坊工藝,不失為一種健康的烹調手段。品牌命名為“薛家梁”,寓意“薛家在呂梁”,一來是由于自己姓薛,二來呂梁是薛姓的聚居地,也體現了對生他養他以及培育優質雜糧的家鄉的感恩之情。薛家梁老磨坊主打“八寶粉”,先炒再磨,精細化生產,通過國家食品質檢化驗,專家評審認可,配方工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為國內首創,***近又榮獲山西省星火項目退役軍二等獎。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早晚一杯“八寶粉”,免去藥物對身體機能的損壞,血糖不升高。產品問世之后,好多人看到商機,企圖購買此專利。但被薛貴生拒絕了。于他而言,糧食只是代餐,十幾二十幾塊錢就足夠了,這背后的意義,是要回饋社會,讓像他一樣的糖尿病患者們減少用藥,以科學的方法降低血糖。他堅持控制市場,拒絕高價銷售。
順應“互聯網+”,銷售渠道多元化。薛家梁老磨坊?60%為電商,30多家網店承接。銷售渠道基本走微商,與國家扶貧網、國家老干部退休中心達成合作。薛貴生坦言,之前是以線下店為主,但是上貨之后,賺了錢不好要,店里效益不好就跑了。還是“互聯網+”這一模式***讓人放心。
系百姓安康精益求精
2000年到?2015年,十余載的堅守。薛貴生本打算做國標,但產品本身已經超了國家標準的幾倍,他開始嘗試存檔做自己的標準。近年來,隨著老齡化的膨脹,面臨部隊干休所有米面不能發這一現狀,薛貴生與退伍軍人促進會、北京中農博士研究院、扶貧機構、六十幾個博士站研究做一個三高人群的專用代餐,研發專用面粉,建立十萬多個功能食品,既讓老人的生活更加便捷健康,也帶動嵐縣周邊地區的發展。
展未來,健康行。在一個人人追求健康的時代,人們對吃的要求也從吃得好轉向了吃得精。中國已然邁入老齡化,未來政策也在向老年人傾斜。什么是適合老人的飲食?***起碼感官上適合、口感上適合、便捷上適合。薛貴生認為,農業高產已然過去,功能農業勢不可擋。糧食是大自然的饋贈,它理應是自然天成的東西,從根本上抓氣候污染,杜絕任何添加劑、農藥濫用是基本要旨。
常反思,立遠規。薛貴生認為,目前企業很大的問題是規模上不去,僅有三臺石磨,一臺石磨?12個小時可以磨一千多斤面,三臺石磨就是三千多斤面,一年也就是?500萬斤左右,只能算是從小微企業到中型企業的“過渡”。企業有基地、有成果,下一步就是要引進外資,擴大規模,進入資本市場,用資本模式結合互聯網+,讓百姓入股,全部將種植股變成原始股,讓百姓切實參與到市場流通中來,穩定百姓收入。在此基礎上,他計劃將老磨坊打造成農村生態園,通過釀酒、釀醋、做豆腐這些傳統方式,讓大家了解過去的耕作文化是怎樣的,用旅游業的發展來鞏固老百姓的根本性收入,讓老百姓活得更有意義。
展未來,健康行。在一個人人追求健康的時代,人們對吃的要求也從吃得好轉向了吃得精。中國已然邁入老齡化,未來政策也在向老年人傾斜。什么是適合老人的飲食?***起碼感官上適合、口感上適合、便捷上適合。薛貴生認為,農業高產已然過去,功能農業勢不可擋。糧食是大自然的饋贈,它理應是自然天成的東西,從根本上抓氣候污染,杜絕任何添加劑、農藥濫用是基本要旨。
常反思,立遠規。薛貴生認為,目前企業很大的問題是規模上不去,僅有三臺石磨,一臺石磨?12個小時可以磨一千多斤面,三臺石磨就是三千多斤面,一年也就是?500萬斤左右,只能算是從小微企業到中型企業的“過渡”。企業有基地、有成果,下一步就是要引進外資,擴大規模,進入資本市場,用資本模式結合互聯網+,讓百姓入股,全部將種植股變成原始股,讓百姓切實參與到市場流通中來,穩定百姓收入。在此基礎上,他計劃將老磨坊打造成農村生態園,通過釀酒、釀醋、做豆腐這些傳統方式,讓大家了解過去的耕作文化是怎樣的,用旅游業的發展來鞏固老百姓的根本性收入,讓老百姓活得更有意義。
薛貴生親自試吃

寄青年,予希望。對于給年輕人創業的建議,薛貴生舉了個例子,企業有200萬時會覺得特別珍貴,但如果有?2個億那就是社會的,是讓你拿這些數字為社會服務的,要是看成自己的,那企業就完了。做企業一定要將自己的心態放寬,錢多花不完,一點意義都沒有,企業辦好了,將老百姓都帶動起來,才更值得驕傲。薛貴生也是這么要求自己的。“精準扶貧”政策下,他踐行了作為一個優?秀企業家的社會責任。薛貴生面臨政府讓其“先帶一個鄉鎮一個縣”的建議時,他說,“先帶我們村吧,再怎么窮,這是生我的地方,是我的根。如果我窮,我先去吃的是他們的飯,而不是去縣城里。”他以較高價格收購貧困戶的糧食,讓其入股,一年保底?3000元的分紅,保障其日常開支。郵政購物節上,“八寶粉”作為國家補貼扶貧項目,面向貧困戶低價銷售,2.9元可以吃到?7袋八寶粉,薛貴生馬上準備了?2萬袋,他說,“國家貼錢打品牌,賠錢也要做。”可見,其情懷。
薛貴生參加“戰友幫戰友、脫貧奔小康”座談會

八種糧食的融合,八種營養的鼎沸,既為“代餐精選”,又是“血糖福音”。薛貴生,無懼貧窮,毅然返鄉,將一條又一條致富路展現在村民面前;他重視教育,艱難辦學,為一批又一批孩子提供圓夢機會;他推己及人,回報社會,給一個又一個糖尿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。根,是他不變的初心;愛,是他執著的基底。
他堅持做良心事,讓百姓放心。我們相信,薛家梁定會成為嵐縣的另一經濟增長引擎,攜新理念、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模式,為鄉村振興推力助跑。

山西老磨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
服務熱線:400-689-0358
聯系人:薛經理
電 話:18534763331/13753868988
固 話:0358-6772088
郵 箱:2717467128@qq.com
地 址:山西省嵐縣梁家莊鄉車道坡村
服務熱線:400-689-0358
聯系人:薛經理
電 話:18534763331/13753868988
固 話:0358-6772088
郵 箱:2717467128@qq.com
地 址:山西省嵐縣梁家莊鄉車道坡村